2019年的下半年,“智能可变字体”(Variable Font)一词接连不断地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引发了不少热议。
9月24日,小米发布了MIUI动态字体系统。随后不久,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在10月21日公布了2024年巴黎奥运会LOGO及定制可变字体“Paris 2024”。而蒙纳也在11月公布“2020年的5大字体趋势”,并预测了“可变字体的兴起”。
小米MIUI(上)和“Paris 2024”(下)
那么,可变字体的起源是什么?它是怎样被创造出来的?而承载可变字体的媒介又将会有怎样的发展?近日,创意网站It’s Nice That采访了Dalton Maag字厂的创意总监Bianca Berning,与他一起回顾与展望可变字体的发展轨迹。
其实,“智能可变字体”并不是什么新颖的技术。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Adobe和苹果就基于Axis技术,分别研发了Multiple Master字体和TrueType GX字体。这两种字体也就是现今可变字体的雏形。
Multiple Master字体(上)和TrueType GX字体(下)
Berning解释道,到了2000年,Adobe放弃了Multiple Master字体的研发。同时,由于缺乏方便使用的开发工具的支持,TrueType GX字体的发展也受到阻碍。随后,Adobe决定与微软联合开发字体格式OpenType,以整合并取代TrueType GX字体。
直至2016年,在第60届ATypl研讨会上,苹果、Adobe、微软、谷歌以及Dalton Maag等独立字厂和字体设计工作室联合发布了OpenType 1.8版,将“OpenType Variable Fonts”引入扩展规范。可变字体就此正式面世。
2016年ATypl研讨会,OpenType 1.8版发布。完整视频可于YouTube观看:
“从那时起,字体设计师创造了数百种不同的可变字体。有些实验性的创作是为了探索这种技术的边界,而有的则具有极强功能性,目的是提高网页的性能。”Berning说。
在过去几年里,支持可变字体的软件不断增加和迭代。如今,可变字体的应用已经覆盖了电脑操作系统、主要的浏览器和应用程序,包括InDesign、Illustrator、Photoshop、Sketch等等。设计师们因此得以更方便快捷地了解和使用可变字体。
而Dalton Maag字厂则在2018年就发布了他们的第一款可变字体Venn。从那以后,他们又陆续发布了三个可变字体系列——Objektiv、Mokoko和Aktiv Grotesk。
“无论是极具表现力的粗体风格,还是简洁而具有强功能性的类型,可变字体都让设计师和其他使用者在文字的排版和处理上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Berning表示,“这激发了我们对扩大可变字体库的热情,同时也带来了更多关于定制可变字体的讨论。”
Dalton Maag字厂的Aktiv Grotesk项目
那么,设计一套可变字体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呢?和静态字体一样,每个可变字体项目都各不相同。因此,Berning认为第一步是要定义字体设计的整体需求。
一般来说,字体设计师需要考虑到客户使用字体的目的、字体所要表达的内容、获取字体的方便程度、字体的功能性以及所归属的语言系统等多个方面。而在设计可变字体时,还需要考虑字体样式和特征,调整字体结构的空间美感,同时设置字重(Weight)、字宽(Width)、视觉尺寸(Optical Size)、书写体(Italic)和斜度(Slant)五个轴参数。
如果客户要求比较简单,比如要设计一种能够屈伸以适应不同包装尺寸的标题字体(Display Typeface)时,设计师可以考虑处理字体的宽度轴,让字体能随意从最窄延伸至最宽的宽度。但如果要设计一个单独的可变字型,则应该考虑视觉尺寸的变量,包括比例调整、对比度和笔画权重等等。
从上至下:字重、字宽、斜度
Berning和团队选择将Aktiv Grotesk设计成可变字体,是因为它十分实用,整体给人一种理性中带有些许温暖的感觉,而这在Grotesque字体系列中很是少见。他们希望通过制作可变字体来提高Aktiv Grotesk的实用性。
由于可变字体格式智能地将整个字体系列的信息压缩到了一个文件中,比集合了所有单个字体的字体包还要小。设计师们可以在网页版面设计中应用不同的字重和样式组合,但不会影响页面加载时间,而且经济成本不会太高。
Dalton Maag字厂的Aktiv Grotesk项目
除了这些便于阅读使用的字体以外,近来也不断涌现出了许多有趣的可变字体设计。OHNO Type的Cheee字体被称为“高对比度团子”(High-contrast Blobber),它的可变形式促使设计师们去思考,除了标准的五个轴参数之外还有什么维度是可变的。
OHNO Type,Cheee字体
而字体设计师David Jonathan Ross则在上个月推出了Gimlet X-ray字体。这种字体极具实验性,它展示了可变字体的内部变化机制,人们可以拖动各种参数的轴线以感受字体的变化。具体应用请前往官网了解体验:
David Jonathan Ross,Gimlet X-ray字体
与此同时,可变字体的出现也改变了字体在设计项目中的应用方式。Berning认为,未来的设计也许会更注重于字体,而不是单单依赖于图像等视觉元素。设计师们能创造更多不同的视觉变化,在数字环境中探索多样的排版布局和更好的阅读体验 ,同时不必担心延长了加载时间。
Studio Feixen字体
若可变字体与大数据相连,它将会拥有更强的交互性。试想一下,字体的大小和样式随着灯光、噪音、温度、天气数据的不断变化而改变,这将会让信息传播和交流变得更高效。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也看到了不少项目在探索可变字体的潜力。有的项目注重于表达,有的则更侧重于功能。”Berning回想道,“比如Dumbar工作室的‘Cities in Motion’公益运动就将可变字体作为广告海报的核心,创造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吸引了许多路人驻足观看。”
Dumbar工作室,“Cities in Motion”动态设计运动
而It’s Nice That网站在升级之后,也应用了可变字体。每篇文章的标题都使用了LabilVariable字体,使标题字可以根据文章内容基调的不同,有一些轻微的改变。
It’s Nice That网站将可变字体应用于标题
在Berning看来,随着越来越多人熟悉了这个技术及其优势,将来会出现更多的实际应用。比如只在网页中嵌入一个字体文件,让网页框架更简单干净。又或者是让字体根据读者的年龄和距离屏幕的远近,进行尺寸的调节。
“如今,我们只是探索了可变字体在交互性和沉浸感方面的应用,这只是皮毛。但随着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主要平台都将完全支持可变字体。这同时也会促使人们进行更多实验性设计,促使可变字体进一步升级。”Berning对此很有信心。
资源来源 | www.itsnicethat.com
编译排版 | Roni
校对 | Chips and Yogurt、Yeeman
来自公众号:Design360(design360magazine)